宿遷網訊(記者 傅美麗)2月27日早晨,家住宿遷市區富康花苑的老人朱秀珍坐公交車趕到府前社區“鄰里驛站”志愿小木屋,報名參加3月3日舉行的元宵節社區春季趣味運動會。她參加社區活動時常碰面的李淑琴老人,則報名參加了運動會結束后舉行的第六期集體生日會。自2017年12月10日“鄰里驛站”志愿小木屋啟用后,府前社區已在“小木屋”里舉行了“為社區老人過集體生日會”“公益集市”“鬧新春、過大年”等20多場活動,每場活動都吸引了社區逾百名老人參加。老人們在“鄰里驛站”找到了樂趣,找到了朋友,找到了自己的朋友圈。
“鄰里驛站”志愿小木屋位于宿遷市區微山湖路北側,是宿城區古城街道利用府前小區南側的空置地塊建成的,能就近為社區2萬多戶居民提供貼近、貼心的精準化便民服務。
“鄰里驛站”設有志愿坊、和樂坊、紅書坊、便民坊四個坊,每個坊都是一間獨立的小木屋。哪個“小木屋”人氣最高?愛來“鄰里驛站”的社區老人們,各有各的說道。
志愿坊,是社區黨員志愿服務隊為居民提供無償服務的聯絡點。居民可以在《民情民語心愿欄》里寫下心愿,會有社會上的愛心人士來認領,很快就能如愿以償;如果需要家政服務、想買賣和租賃房屋、想找工作,都可以到這里來咨詢,志愿者們都耐心熱心地回答。不過,有什么悄悄話,老人們最愛跟“鄰里驛站”志愿小木屋的負責人宋紅青說,他們覺得這個年輕人“忠厚又仁義”,不僅換著花樣地為社區老人搞活動,還常到小區走訪,成了好多老人的忘年交。
和樂坊里天天和樂融融。坊內設有六張桌子二十四把椅子,可供居民打牌下棋休閑。每天早晨8:30開放后,從早到晚,來打牌的老人換了一撥又一撥,就沒有一把椅子空閑過。要是逢到社區老人集體過生日,和樂坊里可熱鬧了,連插腳的地方都沒有。
從第二期集體生日會開始,由于報名參加生日會和互動游戲的老人太多,生日會就在和樂坊門前的廣場上進行了。吃著香甜的蛋糕,玩著有趣的小游戲,老人們由陌生變得熟悉,愛打牌的成了牌友,愛跳舞的多了個舞伴兒。
府前社區的許多高齡老人成天忙于家務瑣事,生活圈子非常窄。“鄰里驛站”啟用后,遇到什么煩心事,到“小木屋”里,跟老伙伴們蹲一蹲,拉一拉,大家伙兒你一句我一句地寬慰著,煩惱消了,心氣也就順了。
紅書坊里各類圖書琳瑯滿目,有的老人端一杯茶能消磨一下午;便民坊里有洗衣池,附近居民遇到停電停水,可以來坊里取水洗衣。
“我們社區65歲以上的老人就有近千名,以‘鄰里驛站’為載體舉行豐富多彩的活動,既豐富了老人們的精神生活,也讓他們有了自己的朋友圈。”府前社區黨委書記譚玉友說。
“帶著老人玩,讓老人覺得好玩,玩得好,心情好,身體好,家庭也就和諧了。”宋紅青笑著說。
溫馨小木屋,溫情志愿者,溫暖了社區老人,和諧了鄰里關系。